法律上,劳动者按规定付出相应的劳动后,用人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给发劳动报酬,但,有的用人单位由于经营出现困难,一时很难挽救,那样就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企图从劳动者身上挤出“救命资金”。不过,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将直接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劳动者可以积极维权。
发现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1、双方可以先协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劳动报酬发生纠纷的,可以先试一试找用人单位协商,问了解具体状况,节省时间跟精力。
2、到劳动部门投诉。发现没办法和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进行协商,并且确定用人单位是故意不还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劳动局等举报投诉。
3、去申请劳动仲裁。经投诉之后发现用人单位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携带劳动合同还有有关的证据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
4、到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劳动仲裁后,劳动者对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决定不服的,可以到法院起诉。
不过,假如状况恶劣的,如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办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并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涉嫌拒付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者可以到公安机关报警处置。
最后,实践中,劳动者跟用人单位由于支付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并且发现单位是故意不支付的,可以积极采集有关的证据材料,并准时采取以上的渠道维权。假如被拖欠的劳动报酬较多,建议可以在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介入处置。